
我希望透過本文,可以讓大家看懂上面的牙齒構造圖:
A. 瞭解犬、貓牙齒的基本結構
B. 能聽懂臨床牙科醫師常用的牙科術語,如此一來能增進溝通效率和更熟悉病況
牙齒 vs. 牙周組織
好比我們常會聽到牙齒疾病與牙周疾病,那什麼是牙周呢?牙齦屬於牙齒還是牙周呢?
以下列出牙齒基本結構與相關支持結構。
牙齒 (房子) | 牙冠 (crown)、牙根 (root) 牙釉質 (或琺瑯質) (enamel) 牙本質 (dentin) 牙髓腔 (pulp chamber) 牙根尖 (apex)、根尖三角洲 (apical delta) |
牙周組織 (土地結構) | 牙骨質 (cementum) 牙周韌帶 (periodontal ligament) 齒槽骨 (alveolar bone) 牙齦 (gingiva) |
《最常聽到的牙齒基本結構術語》
牙冠 Crown 牙根 Root
一顆完整的牙齒分成牙冠和牙根兩個部分。
在口腔內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是牙冠。而包埋在牙齦內的,是牙根。
因此,我們會需要透過牙科 X光來瞭解牙根的狀況。

牙釉質 (琺瑯質) Enamel
牙冠的衣服。
珐瑯質包覆在牙冠外面,就好比牙冠的盔甲一般,因為它非常堅硬、礦物化程度高。
雖然講它是盔甲,但厚度其實只有 0.01 至 0.1 公分 (很薄的意思)。狗是人的1/5 ; 貓則為人的 1/10
「如果咬太硬的會傷到珐瑯質喔!」
而且,珐瑯質如果損壞,就不會再生了。
因為它在牙齒發育之前就透過造釉細胞 (ameloblasts) 分泌出來了。而在牙齒生出後,就不再製造。

牙本質 Dentin
牙齒的身體的主成份。
為牙髓周遭的造牙本質細胞 (odotoblasts)所製造。會不斷製造,隨著年紀壓縮牙髓的空間。
意思就是年輕犬貓的牙本質必較薄,但長大之後,牙本質就變厚了。
初級牙本質 (primary dentin) | 最早製造出來的。於牙齒發育過程就產生。 |
次級牙本質 (secondary dentin) | 隨著年紀增長,會不斷再生。 |
三級牙本質 (tertiary dentin) | 受損後才長出來的,會讓牙齒看起來黑黑黃黃,且洗牙洗不掉 |
另外牙本質具有神經,因此如果牙齒受損後露出牙本質,就會導致病患疼痛。

牙髓腔 Pulp chamber
牙齒的核心。
具有牙髓,內含神經、血管、淋巴管。以及一些支持組織 (結締組織)和造牙本質細胞 (odotoblasts)。
牙髓腔若因為牙齒斷裂而暴露的話,會導致嚴重疼痛、牙齒容易感染。
治療包括:拔牙、活髓、根管治療等。
隨著毛孩年紀增長,牙髓腔會愈來愈小 (受到不斷增生的牙本質擠壓所致)。
如果臨床上發現成年犬貓的一顆牙齒,其牙髓腔是一直都很寬的話,有可能是牙齒本身已經死掉了。

牙根尖 Apex
牙齒的尾端。
一般在小於 12個月齡的犬貓,牙根尖是沒有關閉的。因此在這種情況是無法做根管治療的。
牙根尖的關閉通常發生在12-18個月齡。
根尖三角洲 Apical delta
距離牙根尖 0.2 cm的位置。為牙根尖關閉後形成三角洲。
牙髓會在此和側根管與牙周韌帶相連。
《不可不知的牙周術語》
牙骨質 Cementum
牙根的外衣。由造牙骨質細胞 (cementoblasts)分泌,其構造類似骨組織。下1/3部位具有再生能力。
若牙周病導致牙骨質與齒槽骨融合黏在一起,就會導致拔牙較困難。
牙周韌帶 Periodontal ligament
將牙齒的牙骨質和齒槽骨連接在一起。具有神經,因此可以接受感覺訊號。
因此不難理解,當牙齒斷裂,牙根殘留時 (還有牙髓和牙周韌帶的話),就會造成疼痛。
牙周韌帶會隨著年紀增加,會逐漸變窄。
如果牙周韌帶消失,則牙齒就會脫落。

齒槽骨Alveolar bone
如果牙齒是房子的話,齒槽骨就是土地。而牙齦是土地上的草皮。
齒槽骨具有再生能力。
齒槽骨如果遭受破壞而萎縮的話,上面的牙齦也會萎縮喔!就像土壤變少了,草皮也會跟著退縮!

牙齦 Gingiva
為角化的粘膜,具保護牙齒的功能。你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牙齦,那麼牙齒要存活也很困難!
牙齦根據位置不同分為:
游離牙齦 (free gingiva) | 牙齦本身可以掀開。 而游離牙齦與牙齒本體間的囊袋就叫做牙周囊袋 (gingiva sulcus) |
固著牙齦 (attached gingiva) | 緊密貼合而無法掀開的牙齦。 |
牙周囊袋/牙齦溝 Gingiva sulcus
臨床上牙科醫師會用牙周探針去紀錄牙周囊袋的深度,以幫助判斷牙周是否健康。
正常深度整理如下:
正常深度 | |
小型犬 | < 0.1-0.2 cm |
中、大型犬 | < 0.3 cm |
貓 | < 0.05 cm |
牙周囊袋如果變深,代表有牙周病的產生喔!
牙周疾病 Periodontal disease
只要是牙周組織的疾病,都稱為牙周疾病
讓我們回顧一下牙周組織包括哪些?
- 牙骨質 (cementum)
- 牙周韌帶 (periodontal ligament)
- 齒槽骨 (alveolar bone)
- 牙齦 (gingiva)
因此,例如牙菌斑造成的牙齦炎 (gingivitis),就屬於牙周疾病。
牙齦炎在臨床上藉由刷牙就可以控制。
我可以整理成:牙周疾病=牙齦炎+牙周病 (牙骨質、牙周韌帶和齒槽骨的疾病)
牙周病 Periodontitis
如果講到牙周病 (periodontitis),就特指牙骨質、牙周韌帶和齒槽骨所發生的疾病。
一但發生牙周病,則光靠單純的刷牙和洗牙是無法治療的!需要進階的牙周治療才行!
而且可以想像,當牙周病非常嚴重的時候,就等於牙齒的地基崩壞了,牙齒脫落是不可避免的!
牙周病的臨床外觀表現包括:牙齦退縮和牙周囊袋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