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發表於《Veterinary Record》的一篇前瞻性臨床病例系列研究,
首度系統性探討牙周病治療是否可改善糖尿病犬隻的血糖控制與發炎指標,為臨床獸醫提供重要的診療參考依據(狗狗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關係)。

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PD)為犬隻常見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發生於5歲以上個體,且為漸進性破壞牙周支持結構之感染性病變。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則為另一常見的內科疾病,其血糖控制可能受到多種併發因子影響。
人醫研究早已證實 PD 與 DM 之間存在雙向性關聯,但在犬貓領域,此交互作用尚未被廣泛驗證。
👉🏻延伸閱讀:《病例檔案22》牙周病竟然影響血糖?你該知道的犬貓牙周病與糖尿病關鍵危機!
狗狗糖尿病與牙周病研究設計與方法
此研究由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與轉診中心合作執行,納入10隻經診斷為DM、同時患有牙周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犬隻,
所有個體皆已接受胰島素治療與DM專用處方飼糧至少三個月。
每隻犬隻接受一次完整牙周治療(包括全口X光、牙齦探診、洗牙與必要拔牙),並於治療後1、2、3個月定期追蹤以下指標:
- HbA1c(糖化血色素)
- Fructosamine(果糖胺)
- IL-6(白介素-6)
- 尿蛋白/肌酸酐比值(UPC ratio)
- 犬隻糖尿病臨床評分(DCS)
另以九分制評估牙周病嚴重度(PDSS),並探討PDSS與各項代謝與發炎指標之相關性。
主要研究發現
這篇研究追蹤了10隻患有DM且有牙周病的狗狗,進行牙周治療(如洗牙、根刮、拔牙等)後,觀察牠們的血糖控制指標,包括:
- 糖化血色素(HbA1c)
- 果糖胺(Fructosamine)
- 白細胞介素-6(IL-6)
研究結果顯示,牙周治療後三個月:
- HbA1c 平均下降超過 1%(p=0.003)
- 高嚴重度牙周病的狗狗,果糖胺下降顯著(p=0.001)
- IL-6 這個發炎指標也在三個月後下降(p=0.002)
這些變化代表什麼?簡單來說,就是口腔發炎減輕後,狗狗的胰島素作用變得更順利,血糖也變得比較穩定。
臨床意涵與建議
本研究為少數針對糖尿病犬隻進行牙周病治療成效評估的臨床資料之一。
結果顯示,牙周病確實可能加劇胰島素阻抗,進而惡化血糖控制;
而治療牙周病有機會降低糖化指標與發炎反應,特別在嚴重PD個體中效果顯著。
雖樣本數僅十例,且無設對照組,仍提供臨床獸醫師以下建議:
- DM犬隻應定期接受牙科檢查與治療
- 牙周病應視為控制DM的潛在干擾因子
- 治療後追蹤血糖與發炎指標,有助評估整體代謝穩定性
- 建議後續研究擴大樣本並延長追蹤時程
結語
牙周病不僅侷限於口腔,更可能成為糖尿病控制上的「隱形殺手」。
對於糖尿病犬隻而言,完善的口腔保健與牙周治療,或可成為改善血糖與減緩發炎的關鍵介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