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多數寵物保險不再理賠牙科?2025年飼主必看的牙科保單整理!

想幫毛孩買保險卻發現牙科不理賠?本文深入解析牙科理賠為何被排除、背後保險公司考量的原因

寵物保險不再理賠牙科?

為什麼寵物保險越來越少理賠牙科?

牙周病、牙齒斷裂、牙齦發炎……這些常見的犬貓牙科問題,曾是許多犬貓保險的重要理賠項目。
但近年來,多數台灣的犬貓保險公司陸續將「牙科治療」排除在理賠範圍之外,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 牙科治療太常見,導致理賠爆量

根據臨床統計,80%以上的犬貓二歲以上就有牙周病。牙科問題普遍、治療費用高,部分牙科治療費用曾高達數萬元。
對保險公司來說,這種頻率與金額,幾乎等同「必賠項目」,長期下來不敷成本。

👉🏻相關閱讀:臨床遇到的牙周疾病文章選集

2️⃣ 許多牙科屬預防性治療,不符理賠原則

根據2024/4月發佈的新版公版犬貓保險條款「牙齒、牙齦與舌部疾病」被列入除外責任,即使是因感染導致的牙齒問題也難以獲得理賠。
尤其是洗牙、拔牙、牙周手術這些常見療程,在多數保單中被視為預防性或日常醫療處置。

新版寵物保險除外責任

但留意:因傷害所致者不在此限,
這表示如果犬貓的牙齒是因外力傷害(如車禍、跌落、咬合撞擊等)而導致牙齒斷裂或口腔創傷,則仍可進入理賠審查,屬於「意外事故」的範疇。

所以2025年常見的【旺旺友聯】寵物險、【富邦產險】毛起來愛3.0、國泰產險】犬貓保險(新公版),都是以此規定

3️⃣ 缺乏專業審核制度,牙科診斷標準不一

寵物牙科的醫療品質不一,有些診所對牙科處置收費落差極大。
對保險公司而言,缺乏一致審查標準的理賠項目風險太高,因此傾向排除。

飼主該如何選擇?

若你家的毛孩已經有牙周病、牙齒斷裂等問題,建議在投保前主動詢問業務員或客服以下事項:

  • 「牙周病、拔牙是否理賠?」
  • 「是否包含門診手術費用?」
  • 「是否有自負額或理賠上限?」

提醒:已有病史的牙科疾病將視為既往症,多數不賠。

小結:口腔健康還是得靠日常照護!

雖然牙科理賠的選擇變少,但定期刷牙、每年潔牙與追蹤牙周狀況仍是守護毛孩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若真有嚴重牙科問題,建議尋求獸醫牙科專科醫師評估,不只治療更能減少未來醫療負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