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歲金吉拉,莫名食慾下降
小金(化名)是一隻8歲的金吉拉,飼主發現碰觸他的嘴巴會有極度疼痛的表現,以及可以聞到口腔異味。
經專業牙科檢查懷疑是貓咪第2型齒吸收,但仍需要x光診斷!

這類發炎有時是唯一可見症狀,需結合X光診斷。

這類牙齒自行吸收的狀況多屬第2型齒吸收,需進一步牙科X光確認牙根狀態。
X光檢查揭露真相:典型第2型齒吸收
透過牙科X光檢查,我發現右下顎犬齒(404)、右下顎第3前臼齒(407),及左上顎犬齒 (204)
都呈現牙根被骨組織取代的情況,牙周韌帶界線消失,屬於Type II resorption。

若進行傳統拔牙會大幅破壞周邊骨質,因此改採牙冠移除加上創口封閉的方式進行。

此為典型的第2型齒吸收,建議使用截冠術代替傳統拔牙。
第2型齒吸收的X光定義
- 至少在某些區域,牙周韌帶空間變窄或消失
- 牙齒本身的放射線不透明度下降
- 被骨組織取代,因此第2型齒吸收也被稱為取代性吸收 (replacement resorption)
簡單講就是牙根看起來若有似無的、或是整個牙齒都不見了,基本上就是第2型

📚參考文獻:BSAVA Manual of Canine and Feline Dentistry and Oral Surgery
治療建議
📖 推薦閱讀:5分鐘了解貓咪齒吸收(TR):類型、症狀與治療選擇!
類型 | X光特徵 | 建議處理方式 |
Type I | 牙周韌帶明顯、牙根未被吸收 | 完整拔除牙根 |
Type II | 牙根被骨吸收、韌帶消失 | 可行冠截除術 |
Type III | 混合型態 | 一部分拔除、一部分截冠 |
Type II 的牙根已與骨融合,若強行拔除反而可能:
- 破壞周邊骨組織
- 增加術後疼痛
- 造成感染風險
因此,我選擇進行截冠術(crown amputation),只移除牙冠,並封閉創口避免暴露。
術後照護與追蹤
- 恢復期:約7–14天
- 飲食:建議改餵罐頭或泡軟乾糧
- 抗生素與止痛:根據醫師指示服用
- 定期複診:術後1週回診追蹤癒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