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洗牙QA全解析】為什麼洗牙後還是黃黃的?多久洗一次?TOP 5常見疑問一次解答!

不論是第一次幫毛孩安排洗牙,還是已經固定每年帶去清潔的老手飼主,面對「犬貓洗牙」,一定都還是有很多疑問在心裡打轉:

為什麼獸醫洗牙這麼貴?
犬貓洗完牙,還是黃黃的正常嗎?
要多久洗一次才夠?

身為專門看犬貓牙科的獸醫,我想來跟你分享門診中最常被問到的 TOP 5 洗牙疑問解答,幫你一次解惑,也讓你知道幫毛孩做「牙齒保健」其實可以很有方向感!

TOP 1 犬貓洗牙費用怎麼比人還貴?

很多家長看到報價時會嚇一跳:「怎麼比我去牙醫還貴?」

其實差別最大就在於──動物洗牙需要全身麻醉

不像人可以張開嘴、配合漱口、忍耐機器聲響,毛孩無法乖乖配合,因此牙科獸醫師必須安排麻醉、監控生命徵象、術中止痛、術後恢復等完整流程,這些都是成本與風險所在。

除了人工與設備成本外,若有牙周病、殘根、牙齒吸收等問題,也可能需要進一步的處置與X光確認,費用自然會提高。

小提醒: 通常麻醉洗牙前會先做血檢或影像檢查,確保手術安全喔!

📖 推薦閱讀:獸醫牙科COHAT完整流程公開|預約鄭穎翔醫師牙科會做哪些事?8步驟帶你看懂!

TOP 2 洗牙就能解決牙齦發炎紅腫、牙結石和口腔惡臭的問題嗎?

洗牙的主要目的是去除 牙結石與牙菌斑,改善牙齦發炎、口臭,但──

如果毛孩已經有牙周病或牙齒結構問題,光靠洗牙可能不夠!

例如:

  • 齒根周圍有感染或膿包 → 需要拔牙或根管治療
  • 齒齦已經萎縮、牙齒動搖 → 需進行牙周手術或拔除處理
  • 口炎體質 → 可能需要全口拔牙或免疫治療

所以洗牙不是萬靈丹,但絕對是口腔保健的第一步!

TOP 3 洗牙完後,為什麼牙齒看起來還是黃黃的?

這個問題真的很多飼主會問!

其實牙齒「黃」不一定代表沒洗乾淨,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 牙齒本身結構染色(如幼年時期有吃四環黴素抗生素,導致牙齒染色)
  • 牙本質變化(三級牙本質的構造,是牙齒受損後,由牙齒修復細胞所生成的物質,看起來黑黑黃黃)

TOP 4 家中狗貓最近不太吃飯,懷疑是嘴巴疼痛造成的,建議洗牙嗎?

如果你發現毛孩:

  • 開始挑食、只吃肉泥
  • 拒絕乾糧、咀嚼偏一側
  • 流口水、有口臭

這些都可能是 牙痛或口腔病變的徵兆

此時洗牙不只是「清潔」,而是 診斷與治療的起點,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找出:

  • 是否有牙根膿瘍
  • 是否有牙齒斷裂、齒吸收
  • 是否需要拔牙或其他手術處置

千萬不要拖,越早處理,麻醉時間越短、恢復越快、費用也較可控!

TOP 5 建議年紀多大要洗牙?多久洗一次牙比較好?

基本上,只要有牙齒,就有機會累積牙菌斑與牙結石。

建議首次洗牙時間:

約滿1歲後可考慮第一次麻醉洗牙,尤其是小型犬或有牙齦紅腫的毛孩更需要早點開始。

建議洗牙頻率:

  • 一般建議每年1次
  • 若本身屬於容易有口臭、牙周病等高風險體質,可考慮每6-8個月牙科門診追蹤與討論COHAT流程。

總結:洗牙是口腔健康的起點,不是終點!

幫毛孩洗牙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健康長壽。不處理的牙菌斑,會引發牙周病、牙痛、掉牙、甚至細菌進入血液影響心臟與腎臟!

透過規律洗牙+日常刷牙,就能讓毛孩擁有乾淨又舒服的嘴巴。

延伸閱讀推薦:

📚 參考文獻:BSAVA Manual of Canine and Feline Dentistry and Oral Surger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