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認識貓咪的口腔腫瘤?
貓咪是一種極擅長隱藏不適的動物,尤其是口腔疾病,在病情發展到非常嚴重之前,主人往往難以察覺。
貓咪口腔腫瘤佔貓整體腫瘤病例的3-12%,其中大多為惡性,且有高度侵犯性。
了解腫瘤的類型與早期症狀,是主人為毛孩爭取治療時機的關鍵。

常見的貓咪口腔惡性腫瘤類型
以下是貓咪口腔中最常見的三種惡性腫瘤類型:
1. 鱗狀細胞癌(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最常見的貓咪口腔惡性腫瘤
- 通常發生在舌頭下方、牙齦或口腔黏膜
- 極具侵略性,會侵蝕周圍骨頭,造成牙齒鬆動與嘴部變形
- 預後通常不佳,但若早期發現與積極手術治療,仍可延長生命
📌 研究指出,SCC 在所有貓口腔腫瘤中佔比高達60%以上。
📚 這篇 《Canine and Feline Oral Cavity Tumours and Tumour-like Lesion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486 Cases (2015–2017)》指出鱗狀上皮癌,佔所有口腔惡性腫瘤的 75%。
2. 纖維肉瘤(Fibrosarcoma)
- 第二常見腫瘤類型
- 生長較慢,但一樣會破壞周邊骨頭與牙齒
- 通常發生在口腔黏膜或顎骨附近
- 手術難度高,復發率也高
3. 非上皮型淋巴瘤(Non-epitheliotropic lymphoma)
- 通常與全身性淋巴瘤相關,會影響口腔黏膜或舌頭
- 症狀可能包括口臭、進食困難與流口水
- 可搭配化療進行控制,但病程變化快速
📝 註:相對罕見的貓咪口腔惡性腫瘤包括:黑色素瘤 (Melanoma)、骨肉瘤 (Osteosarcoma)
可能出現的症狀警訊
🐾 你家貓咪有下列症狀嗎?如果有兩項以上,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 口腔或下巴有腫塊
- 持續性流口水,口水可能混有血絲
- 食慾不振或吃東西掉落
- 咀嚼時發出痛苦聲音或偏側咬合
- 口臭變嚴重
- 鼻腔出血或鼻塞(若腫瘤侵犯鼻竇)
- 牙齒鬆動或脫落
如何診斷與治療?
診斷方式
- 視診與觸診:初步觀察腫塊外觀與位置
- 口腔X光與電腦斷層CT:確認骨頭破壞情形
- 組織切片(Biopsy):確定腫瘤類型與分化程度,是制定治療計畫的關鍵步驟
治療方式
- 外科手術:移除腫瘤組織,是首選治療方式,尤其對SCC與纖維肉瘤
- 放射線治療:可搭配手術使用,尤其適用於切除困難的部位
- 化學治療:對淋巴瘤有效,部分情況也可作為輔助療法
- 止痛與支持療法:提升生活品質、減輕進食困難與不適
飼主可以做什麼?
🐱 提早發現與就醫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以下是日常照護建議:
- 每月檢查貓咪口腔(若願意配合)
- 定期進行獸醫院健檢
- 若出現流口水、拒食、咀嚼困難等異常行為,應馬上就醫
- 為年長貓咪(7歲以上)安排年度X光或影像檢查
專業建議:找牙科或腫瘤科專科獸醫更安心
由於口腔腫瘤的診斷與手術涉及精細的影像判讀與解剖操作,建議可尋求牙科或腫瘤科專科獸醫評估,擬定更完整的治療與照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