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牙科門診會用到「乖乖藥」?
許多飼主在牙科門診前會收到診所護理人員叮囑:「記得提前餵毛孩吃乖乖藥喔!」
這裡說的「門診乖乖藥」,學名叫做 Gabapentin (加巴噴丁),是一種調節神經訊號的藥物,常用來幫助緊張、怕看牙的狗狗貓咪冷靜下來,減少不合作與掙扎。

📚 參考文獻:Gabapentin: Clinical Use and Pharmacokinetics in Dogs, Cats, and Horses
Gabapentin 是什麼?為什麼能讓毛孩變乖?
Gabapentin 是一種模仿 GABA(抑制型神經傳導物質)的藥物,但它本身不會直接作用在 GABA 受器上。
它的作用點在於鈣離子通道的α2δ-1亞基,能有效調節神經傳導,達到以下幾種效果:
- 幫助降低門診前的緊張、焦慮與害怕
- 與止痛藥合併使用,有助於術後疼痛控制
- 在部分病例中,也能用於癲癇控制
在臨床上,Gabapentin常被稱為「安神藥、乖乖藥」,就是因為它能幫助毛孩情緒穩定,不需要強行壓制、也減少因焦慮而誘發的攻擊或逃脫反應。
牙科門診乖乖藥的臨床應用場景整理
用藥目的 | 狗狗 | 貓咪 |
---|---|---|
看診前緩解焦慮 | 減少暴衝與掙扎 | 減少叫聲、抵抗 |
手術後止痛 | 與止痛藥併用 | 可用於術後止痛 |
協助管理疾病引發的疼痛 | 慢性疼痛(如骨關節炎)、神經痛 | 慢性疼痛控制(如骨關節炎)、神經痛 |
門診前情緒準備 | 單次高劑量有效 (30–60 mg/kg,在預期會引發焦慮的事件前 1–2 小時給藥) | 顯著提升配合度 (100 mg/每貓=約 20-30 mg/kg,在壓力事件前 1.5小時給藥) |
Q&A 常見問題解答
Q1:牙科門診乖乖藥會讓狗貓睡著嗎?
有些毛孩會有輕微的嗜睡或安靜行為,但並不等於「被麻醉」或「完全失去行動力」。若出現站不起來、過度沉靜,應與獸醫討論調整劑量。
Q2:我可以提早一天就給嗎?
大多數情況建議於牙科門診當日的1.5~2小時前給藥,才能達到最佳穩定效果。重複給藥前,請務必讓獸醫評估!
Q3:有副作用嗎?
常見副作用為短暫的嗜睡、走路搖晃。對於腎臟病患,由於藥物經腎臟排泄,因此需要根據腎功能情況調整劑量
使用Gabapentin的注意事項
- 給藥時間:建議是在門診當天、就診前約 1.5~2 小時給藥
- 給藥方式:可包在肉泥、罐頭中餵食
- 禁忌提醒:由於存在藥物相互作用的潛在風險(尤其與其他中樞抑制藥物)以及在腎臟病或年長等特定病患中需要謹慎使用和調整劑量,任何關於 Gabapentin 的用藥決定,包括是否併用其他藥物,都必須由您的獸醫進行評估。
結語:乖乖藥不是麻醉藥,而是減少恐懼的貼心幫手
每一位毛孩都值得一趟安心不驚恐的牙科門診,而Gabapentin這類「門診乖乖安神藥」,正是我們幫助牠們減少壓力、提高安全、配合醫療的好工具。
這不是讓狗貓昏睡的麻醉藥,而是一種讓牠們更能冷靜應對陌生環境與醫療操作的協助方式。
如果你家毛孩每次看診都會緊張發抖、掙扎尖叫,別急著責怪牠,先跟獸醫討論看看是否適合使用Gabapentin,讓下次的牙科門診,成為一趟不再驚嚇的經驗。